各县(市、区)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、残疾人联合会,市人才交流中心、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: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决策部署,服务保民生、兜底线、救急难,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残联《关于开展2025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通知》统一安排,市人社局、市残联定于2025年元旦、春节期间在全市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,聚焦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,集中开展送岗位、送服务、送政策、送温暖,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。有关事项如下:
一、活动主题
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
二、活动时间
2024年12月下旬至2025年1月下旬
三、服务对象
就业困难人员,特别是大龄、残疾、较长时间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;零就业家庭成员;登记失业青年等其他登记失业人员。
四、活动目标
(一)服务暖民心。通过用心倾听、以爱关怀、全力帮扶,让服务对象得到暖心的就业服务,求职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,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,就业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进一步提升。
(二)帮扶见成效。就业援助政策和服务知晓度、可及性明显提升,帮助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享受就业政策,帮助一批服务对象实现就业创业,帮助一批已就业的服务对象提升就业稳定性,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。
(三)工作有提升。进一步健全完善及时发现、优先服务、分类帮扶、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,进一步做实做细“大数据+铁脚板”服务模式,进一步推动就业援助工作提质增效。
五、活动内容
(一)开展一次摸排走访。各县(市、区)要依托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、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,梳理登记失业人员信息与残疾人实名信息,开展全面联系对接,确保人员底数清、就业状态清、就业意愿清、服务需求清。对年龄较大、身有残疾、失业时间较长等人员,组织入户走访慰问,面对面宣讲就业政策,符合条件的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,分类提供职业指导、职业介绍、心理疏导等服务。各县(市、区)各相关部门要将就业难度较大、出现焦虑情绪的人员纳入重点帮扶对象清单,实施定期跟踪回访,确保帮扶关怀到位。
(二)收集一批适合岗位。各县(市、区)要依托街道(乡镇)、社区(行政村)等基层服务平台,积极联系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,收集一批适合服务对象技能特点的就业岗位,动员经营业绩好、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设立一批低门槛、有保障的爱心岗位。归集一批物业管理、便民服务、保洁保绿等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就业岗位。根据残疾人按比例安排就业情况,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开发适合残疾人的远程客服、数据输入、操作组装等就业岗位。
(三)实施一套精准帮扶。各县(市、区)要积极组织职业指导师、创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进社区开展就业服务活动,活动期间在每个街道(乡镇)开展至少一次“求职坐诊”服务,为服务对象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、创业指导、心理疏导等服务,制定“一人一策”援助计划。对希望尽快就业的,推荐适合的就业岗位,帮助制定求职计划,提升求职成功率;对希望提升技能的,帮助明确培训方向,推介适合的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培训、创业培训课程;对大龄、残疾、失业时间较长的,组织职业体验,加强心理沟通,帮助提振信心、提升能力,尽快找到求职方向。对零就业家庭,提供即时岗位援助,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。
(四)举办一系列专场招聘。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、市人才交流中心指导各县(市、区)开展针对性的招聘活动,提供多方位就业服务,确保服务质效,依托许昌市公共就业服务网(https://www.xcsggjy.com/)开设“2025年就业援助月招聘会”分会场,与各级各相关部门分会场即时链接,多向联动发布招聘岗位信息。各县(市、区)要统一使用“2025年就业援助月招聘会”名称,发挥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,聚焦就业信息发布的及时性、咨询渠道的通畅性、招聘会的针对性,制定分行业、分岗位、分辖区的招聘活动计划安排并向社会公布。要运用好微信小程序、APP等线上移动平台载体,搭建线下招聘流动平台;要发挥“十五分钟就业服务圈”作用,开出“就业大篷车”、设立“就业驿站”“零工服务点”,送岗位进社区、进家门,营造“就在身边”火热氛围。
(五)推动一批政策落实。重点围绕《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》(人社部发〔2024)84号)明确的“两优惠”“三补贴”(即税收减免优惠、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优惠;社会保险补贴、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补贴、公益性岗位补贴)开展密集政策宣讲,打造打响政策品牌,更好支持服务对象到企业就业、灵活就业、自主创业。全面盘点排查就业援助政策落实情况,对审核通过尚未拨付的资金,协调有关方面及时足额发放到位。
(六)强化一揽子兜底保障。各县(市、区)要结合资金保障能力,统筹用好各类公益性岗位,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服务对象实施兜底安置。开展服务对象与参保人员数据比对,按规定兑现失业保险金等失业保险待遇,推动有关部门为基本生活出现暂时性困难的服务对象实施临时救助。
六、工作要求
(一)精心组织实施。各县(市、区)要将2025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作为元旦、春节期间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,精心安排,周密组织。要带着对困难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,着力解决其就业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,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落到实处。
(二)加强风险防范。各县(市、区)要加强对服务对象多、帮扶难度大的辖区帮扶力度,派出专门工作队、服务队,协助解决实际问题,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要求,加强现场招聘会日常管理,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安全检查巡查力度,稳妥有序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。
(三)广泛宣传报道。各县(市、区)要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,运用全媒体手段,广泛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、活动安排、参与方式,结合实际举办启动仪式,提高活动的知晓度与影响力,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,防范舆情风险,营造良好氛围。活动期间,即时报送现场图片(附简要文字说明)、影音资料、新闻线索,及时汇总报送活动有关情况。
(四)及时沟通总结。各县(市、区)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残联要加强沟通联系、信息共享,统筹谋划,高效推动,确保活动成效。请各县(市、区)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24年12月31日前将本县(市、区)活动启动计划、招聘活动场次安排和工作联系人信息报送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,并于2025年1月23日前将活动统计表、活动总结和典型经验做法同时报送市人社局就业办、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。对存在失业风险高、帮扶难度大、有风险隐患的情况,要第一时间上报。
2024年12月27日
(此件主动公开)
(联系单位: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)